
一、全年工作日的概念
全年工作日是指一年内从年初到年末的每一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日。根据《劳动法》规定,全年工作日分为标准工作日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日。标准工作日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工作时间,但每日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
二、全年工作日的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中的约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事项。其中,工作时间应遵循全年工作日的计算方式。
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
根据《劳动法》规定,全年有11天的法定节假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圣诞老人节(即圣诞节)和工人阶级国际团结日。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工作的,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加班费的计算
对于超过标准工作日的部分,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加班费标准支付加班费。具体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月工资基数÷275天×300%×加班天数;其他时间加班费=月工资基数÷275天×150%×加班天数。
三、全年工作日的应用场景
劳动者要求加班费的救济
当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安排在法定节假日或者综合计算工时工作日内工作而产生加班费时,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
用人单位违反全年工作日规定的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安排劳动者工作,且无正当理由的,劳动者可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