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正义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缔约和履约,并保障合同的内容符合公平互利、诚实信用的要求。 合同正义关键为合同相对方权利义务的平衡,主要为合同相对方对价的公平。
一、正式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的订立:当事人之间通过书面形式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构成合同的基本要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
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公序良俗。如果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该合同无效。
合同的生效:一旦合同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合同即具有法律效力。在特定情况下,法律还规定了合同的生效条件,如要办理批准手续等。
二、正式合同的约束力
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明确约定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三方权益保护:在某些情况下,第三方可能因合同关系而受到损害。例如,当合同涉及租赁、承揽等民事责任时,受害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赔偿责任。当合同涉及物权变动时,受让人可以要求确认物权。
合同的解释和变更:合同的解释和变更应当遵循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时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对合同条款发生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解除或者终止合同。但是,除非有法定事由或者约定的事由,否则解除或终止合同可能导致违约责任。
正式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书,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在遇到问题时,应当依法解决,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