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索贿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索贿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09-24 22:22: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以谁提出贿赂为标准,将受贿罪分为收受型受贿与索取型受贿。索取型受贿即索贿,一般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行为人被动给予财物。索贿可以用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实现,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职权主动向相对人索取财物,即为明示型索贿;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职权对具有制约关系的相对人设置障碍、增加困难等,足以造成相对人的意愿无法顺利达成,或形成一定的心理影响、精神压制等,从而使相对人意会其中原委而主动行贿的,即为暗示型索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索贿可以用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实现。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职权主动向相对人索取财物,即为明示型索贿;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基于职权对具有制约关系的相对人设置障碍、增加困难等,足以造成相对人的意愿无法顺利达成,或形成一定的心理影响、精神压制等,从而使相对人意会其中原委而主动行贿的,即为暗示型索贿。

一、索贿罪的定义

索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向他人索取财物,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的规定,犯索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索贿罪的立案标准

主体资格:犯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金融机构、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国有教育机构、国有医疗机构等单位中担任职务的人员。

行为方式:犯罪行为为向他人索取财物,可以是直接向被害人索要,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转交等方式。

目的性:犯罪目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数额较大:索贿数额较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索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情节严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1)多次索贿;(2)巨额索贿;(3)对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4)影响恶劣;(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索贿罪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规定了索贿罪的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索贿数额较大但情节较轻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索贿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应当依法收集证据,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充分性,确保公正审判。

四、结论

索贿罪是一种严重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犯罪行为,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腐败现象。对于索贿犯罪嫌疑人,司法机关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取证,确保公正审判。同时,全社会也应当共同努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