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挂床住院现象是指患者在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情况下,因为某种原因或者在医生建议下仍住院治疗。 挂床住院是医保基金监管核查领域的一块“坚冰”,其现象由来已久。
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医疗保障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的通知,对被认定为挂床住院的病例,对已支付的违规费用予以追回,并视其情节轻重,可将当次违规费用放大2至5倍追回,予以暂停支付、拒付违规费用、暂停协议等处理,直至解除协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到医院接受治疗。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法医疗机构和个人为了谋取利益,采取“挂床住院”等手段,导致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不必要的治疗,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法律问题和社会矛盾。
一、挂床住院现象概述
挂床住院是指医疗机构将并无实际住院的病人安排在病房内,由医护人员提供虚假的治疗服务,以增加医院的收入。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医疗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二、挂床住院引发的法律问题
侵犯患者知情权和自主权:患者在选择医疗服务时,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有权决定是否接受治疗。而挂床住院行为使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治疗,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
增加医疗纠纷风险:由于挂床住院行为导致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治疗,一旦出现并发症或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引发医疗纠纷,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
侵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医务人员应遵循医德,为患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诊疗服务。而挂床住院行为违背了医德,损害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和声誉。
三、应对措施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挂床住院”等违法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力的震慑。
提高患者维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提高患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使患者在遇到“挂床住院”等问题时能够及时维权。
加强医疗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存在“挂床住院”等违法行为的医疗机构依法进行查处。
建立健全医疗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责任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培育诚信医疗文化:加强医德教育,引导医务人员树立诚信为本的医疗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