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责任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主体、过错、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 。其中,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过错即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所规定的义务、超越权利的界限行使权利以及侵权行为的总称,一般认为违法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即受到的损失和伤害的事实,包括对人身、对财产、对精神 (或者三方面兼有的)的损失和伤害 。因果关系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它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特殊形式。
民事义务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依法应当承担的以实现某种权利或避免某种不利后果为目的的法律责任。它是民事法律责任的基本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同法中的民事义务: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当事人有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应当按照交易习惯履行;不能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法中的民事义务:侵权责任法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的承担除与过错程度相适应外,还应当考虑受害人的请求和行为人的财产状况等因素。
履行与赔偿:民事义务的履行是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和约定的内容,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义务付诸实践。如果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民事义务,可能需要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同时,当事人因民事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合理的间接损失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民事义务是民事法律责任的基本构成要素,涉及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多个法律领域。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积极履行民事义务,以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