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罪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通过虚构、隐瞒或者其他手段,逃避或者减少应纳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破坏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为了规范税收行为,保护国家税收利益,各国都对偷税漏税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处罚措施。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按照下列规定追缴欠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以罚款:(一)未按期缴纳的,自限期届满之日起加收滞纳利息;(二)逾期仍未缴纳的,从次月起按照日千分之二加收滞纳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纳税申报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申报纳税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处理。”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对偷税漏税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和处罚。
二、处罚措施
对于偷税漏税行为,税务部门可以依法对其进行罚款、追缴欠缴税款、滞纳金等行政处罚。
对于构成犯罪的偷税漏税行为,依据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刑事处罚。
对于逃逸的偷税漏税犯罪嫌疑人,公安部门可以依法进行追逃、抓捕,确保其受到法律制裁。
对于偷税漏税行为造成的国家税收损失,有权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补缴所欠税款及滞纳金。
偷税漏税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税收利益的行为,各国法律都对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处罚。纳税人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纳税,共同维护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