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复议:法律程序中的重新审查(复议:法律程序中的重新审查是指)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07-29 20:33: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复议,是指在法定期限内,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行政行为提出重新审查的程序。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复议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本文将从复议的概念、类型、申请条件、复议机关、复议决定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复议的概念与类型

复议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行政行为提出重新审查的程序。根据复议的对象和性质,复议可分为行政复议和司法复议两种类型。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的重新审查请求。行政复议主要针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和程序性进行审查,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司法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或刑事判决、裁定提出的重新审查请求。司法复议主要针对判决、裁定的正确性、合法性和适用法律的正确性进行审查,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秩序。

二、复议的申请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复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具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

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在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民事复议申请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申请复议的权利。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具有法定的利害关系;

申请复议的事项属于法院和行政机关的审理范围和职权范围内;

申请复议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

三、复议机关及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可以对行政行为进行变更或者撤销。司法复议机关负责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进行审查,作出是否撤销、变更或者维持的决定。

四、复议决定及其效力

行政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在审查行政行为后,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可以对行政行为进行变更或者撤销。行政复议决定书是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对被申请人具有约束力。

司法复议决定:司法复议机关在审查民事判决、裁定后,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是否撤销、变更或者维持的决定。司法复议决定书是司法复议机关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对各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复议作为一种法律程序,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公正和尊严。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当了解和掌握复议的相关法律知识,以便在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依法行使自己的诉讼权利,维护自身的利益。

复议是指在行政复议机关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重新审查的一种法律程序。

简单来说,复议就是对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修改或者撤销。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