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购买房产。然而,由于资金问题,部分购房者选择将购买的毛坯房出租。那么,在出租毛坯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法律事项以降低法律风险呢?
一、合同签订
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出租方应明确告知承租方房屋的基本情况,包括房屋结构、面积、朝向等,并在租赁合同中写明。同时,承租方应了解并遵守租赁合同中的各项规定。
约定租金及支付方式。租金应根据市场价格和房屋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并在租赁合同中写明。还应约定支付时间和方式,如按月支付或一次性支付等。
保证金及违约责任。为保障出租方的合法权益,出租方可以要求承租方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同时,双方应在租赁合同中明确违约责任,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依法处理。
二、房屋设施及维修责任
出租方应保证房屋的基本设施正常运行,如水电、燃气等。若因出租方原因导致房屋设施损坏,应由出租方承担修复责任。
出租方应定期对房屋进行检查,确保房屋安全。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并承担相应责任。
三、房屋用途限制
禁止改变房屋用途。出租方应确保房屋按照原设计功能和用途使用,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用途,如将住宅改为商铺等。
禁止违规搭建。出租方应禁止承租方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进行违规搭建,如搭设阳台防护网等。
四、合同到期及续租
合同到期后,双方应及时协商续租事宜。如协商不成,应按照合同约定办理相关手续。
在合同期限内,如需提前终止租赁合同,承租方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出租方,并履行相应的解除手续。
在出租毛坯房的过程中,出租方和承租方都应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降低法律风险。同时,双方应加强沟通,确保租赁关系的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