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带伤害的英文翻译是 "collateral damage"。
连带伤害是指在某一事件中,多人因共同的行为或者共同的疏忽而导致他人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各行为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连带伤害的法律责任主要分为赔偿责任和侵权责任两种。
当一个行为人因过错行为导致他人受到损害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过错推定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即在无过错方举证不能的情况下,法律推定有过错方存在过错。在连带伤害案件中,法院通常会根据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来确定其承担的赔偿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错达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连带伤害案件中的另一个重要法律问题是如何确定各行为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一个行为导致另一个行为的发生,且二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在连带伤害案件中,法院需要根据具体事实和证据来判断各行为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够证明某一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那么该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民事诉讼中,受害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各行为人的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以便法院判决各行为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受害人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申请法院采取其他救济措施,如责令侵权人恢复原状、消除危险、赔礼道歉等。
连带伤害案件涉及多个法律问题,包括法律责任、因果关系等。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当依法进行审判,确保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要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