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网络侵权责任的界定与法律依据(称述什么意思)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11-06 16:55:02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称述”是汉语词汇,读音是chēng shù,解释为述说、叙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侵权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合法权益带来极大损害。因此,明确网络侵权责任的界定和法律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网络侵权的概念;二、网络侵权责任的界定;三、网络侵权的法律依据。

一、网络侵权的概念

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中,未经权利人许可,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名誉权、肖像权等民事权益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未经许可擅自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他人作品;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的姓名、肖像;未经许可擅自公开他人的隐私;未经许可擅自泄露他人商业秘密;其他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

二、网络侵权责任的界定

网络侵权责任的界定主要遵循“过错责任原则”和“因果关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侵权行为中,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侵权行为,即使没有损害结果,也应承担法律责任。因果关系原则是指在判断网络侵权责任时,必须证明被侵权人的损害结果与侵权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只有在满足这两个原则的情况下,行为人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网络侵权的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网络侵权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民事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47条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利用信息网络传播其作品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47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对其发布的信息进行营利性经营或者不正当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宣传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侵权责任的界定和法律依据是解决网络侵权问题的关键。只有明确了网络侵权的责任界定和法律依据,才能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秩序。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