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失业保险金领取的相关法律问题解析(失业保险金领取几个月)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11-02 21:44:02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失业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了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失业保险金的领取对于失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生活压力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人对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条件、程序以及相关法律问题并不了解。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解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非自愿终止劳动关系的;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按要求参加职业培训或者就业指导的;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有求职要求的。

二、失业保险金的领取程序

申请:失业人员应在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起60日内,向其户籍所在地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申请。

审核: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完成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应当发放失业保险金;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领取:失业人员凭身份证和社会保险卡到指定金融机构领取失业保险金。

三、失业保险金的领取限制

享受失业保险金的人员不得再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不得再参加职业培训或者就业指导。

在规定的时间内未重新就业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

(1)死亡的;

(2)被判刑或者被拘役的;

(3)违反劳动纪律或者规章制度被开除、辞退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故意隐瞒疾病或者弄虚作假骗取失业保险金的;

(5)其他依法应当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情形。

四、申诉途径

如对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有异议,可以依法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提起申诉。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