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扶老人被讹事件:法律角度解读与应对策略(南京扶老人被讹事件)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10-11 01:00: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2019年5月,南京一名小伙杨帆在路上看到一名老人摔倒后,主动上前扶起老人。然而,老人却认为杨帆是撞倒他的人,并将其告上法庭。经过调查,警方确认杨帆无责。

2022年8月6日,南京一起“扶不扶”案件引发了社会热议。女大学生彭宇被老人徐老太诬陷撞倒,遭到讹人老人的指控。11年后,徐老太在法庭承认自己是诬陷彭宇的,彭宇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近年来,随着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有困难的老人。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种善良心理进行诈骗。扶老人被讹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法律层面的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因对方的过错导致自身受到损害,可以依法免除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因自身的疏忽或不当行为导致对方受到损害,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意味着,如果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遇到对方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进行诈骗,将面临刑事责任。

二、应对策略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帮助老人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对方设下的陷阱。如遇到对方突然改变态度或表现出敌意,应立即停止帮助并报警。

留存证据。在帮助老人过程中,尽量拍照或录像留作证据。如遇到纠纷,这些证据将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寻求法律援助。如遇到扶老人被讹的情况,应及时向律师咨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对于扶老人被讹的行为,要及时举报,共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弘扬传统美德。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扶老助幼的传统美德,引导社会风气向上,减少扶老人被讹的现象发生。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