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养”和“抚养”是两个易混淆的词语。抚养是长辈对无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未成年人)的保护并教养,强调教育和保护,目的是让子女健康成长。 扶养是指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相互帮助,包括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和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赡养”三种具体形态。
在现代社会,抚养义务是法律对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一种基本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这一义务包括提供物质生活保障、教育引导、健康成长等方面的责任。
从物质生活保障的角度来看,父母应确保未成年子女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这包括提供足够的食物、衣物、住所等基本生活条件。同时,父母还应关注未成年子女的身体健康,确保他们接受良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从教育引导的角度来看,父母有责任为未成年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包括送他们上学、辅导他们的学习以及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等。父母还应关注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健康成长的角度来看,父母应尽力为未成年子女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使他们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这包括尊重他们的个性和选择,关心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
抚养义务是法律对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一种基本责任。父母在履行抚养义务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未成年子女的物质生活保障、教育引导和健康成长等方面,也要注重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共同促进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