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流水中的借方和贷方是指账户的流向。在银行交易中,借方流水表示的是账户支出,也就是银行把钱从你的账户中支出去,借方记账完毕之后,账户内资金减少。支取的形式主要有:提取现金、转账、汇款、第三方扣款等。举例说明:你为了实时监控自己银行卡的资金变动情况,办理了短信提醒服务,银行每个月从你的账户扣两块钱,这笔交易属于借方流水。
而贷方流水则表示交易是增加,即:银行把你收到的钱给你入账,存到你的账户里去。贷方交易发生后,你的银行账户余额增加。存入资金的主要形式有:现金存款、转入、汇入汇款等。举例说明:社保局每个月给退休人员开工资,这笔收入要记在贷方,属于贷方流水。
引言
借贷关系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个人之间的借款、企业之间的贷款等。然而,借贷行为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将对借和贷的区别进行解析,并探讨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法律责任。
一、借与贷的界定
借:借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一方将自己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另一方使用,另一方支付一定费用作为报酬的行为。借的主要特征是转移占有,不改变物品或财产权利的性质。
贷:贷是指当事人之间设立一种债权债务关系,一方将自己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暂时出让给另一方使用,另一方在约定期限内返还该物品或财产权利并支付一定费用的行为。贷的主要特征是临时占有,待返还时物品或财产权利的性质不变。
二、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96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该法第197条规定:“贷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发放贷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36条规定:“借款合同可以附条件或者附期限。附条件的借款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合同;附期限的借款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在特定期限届满时解除合同。”
三、法律责任
借方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义务。借方应按照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履行还款义务,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41条规定,如果担保物权人行使担保物权受阻,债务人未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的,担保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违约责任。
贷方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7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强制执行合同。贷方应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照约定的方式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否则应承担违约责任。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42条规定,如果借款合同当事人约定有担保人的,担保人在债务人不能履行还款义务时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总结
本文通过对借和贷的界定、相关法律规定的解析以及法律责任的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借贷关系中的关键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借和贷的区分对于保障各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参与借贷活动时,双方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免发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