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是根据国家经委于1982年颁布的法规性文件制定的,其主要计算规则如下:
1.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面积成为了衡量房屋面积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法律层面,我国对于建筑面积有着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解释。本文将对建筑面积的法律规定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概念。
一、建筑面积的定义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在平面上所占用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房间内外墙、阳台、走廊等全部空间。但需要注意的是,建筑面积并不包括墙体、柱子等结构构件所占的面积。地下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的建筑面积也不计入。
二、建筑面积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根据《土地管理法》,国家实行单位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土地使用权出让应当以宗地为单位,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和使用年限,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其中,宗地面积即为建筑面积。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根据《城乡规划法》,城乡规划编制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建设用地规模、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建筑用地面积、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等均与建筑面积密切相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法》
根据《建筑工程法》,建筑工程设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明确建筑物的基本尺寸、布局、结构形式等内容。建筑面积作为建筑物基本尺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建筑面积的解读
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
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建筑物的实际测量结果计算;另一种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尺寸计算。后者通常用于工程设计中,以确保建筑物的设计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建筑面积的权利义务关系
在房地产交易中,建筑面积作为买卖双方协商房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业主在使用房屋过程中,也需按照实际的建筑面积来承担物业费、维修费等相关费用。因此,准确把握建筑面积的法律规定,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面积在法律层面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解释。了解建筑面积的法律规定,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遵循法律精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