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地图管理条例:确保地理信息安全与公共利益的实现(地图管理条例规定,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8-12 11:00:02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地图管理条例》是我国地图管理的重要法规,对规范地图编制、确立地图审核制度、规范地图出版活动、强化对互联网地图服务的监管、加强对地图工作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该条例,向公众提供地理位置定位等服务的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存放地图数据的服务器应当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送有关信息。

地图管理条例是为了规范地图制作、使用和传播,保障地理信息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以及维护公共利益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本文将从地图管理条例的背景、目的、适用范围、地理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不法分子利用地图传播虚假信息、侵犯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规范地图制作、使用和传播,保障地理信息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以及维护公共利益,我国制定了《地图管理条例》。

二、适用范围

《地图管理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图制作、出版、印刷、进口、出口、展示、悬挂、广告等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本条例所称地图,包括纸质地图、数字地图和多媒体地图等。

三、地理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加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地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

对涉及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等重要内容的地图,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未经批准,不得制作、出版、销售。

加强对地图制图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提高地图制图质量,防止地理信息泄露。

鼓励和支持地理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高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法律责任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擅自制作、出版、印刷、进口、出口、展示、悬挂、广告地图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侵犯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造成地理信息泄露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地图管理条例》为我国地图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有利于保障地理信息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以及维护公共利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贯彻执行,确保《地图管理条例》的有效实施。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