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刑法第二十五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界定与处罚(刑法253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素中包括)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08-30 02:00: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修正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构成要素包括:1.未经授权收集、出售、提供或者非法加工、篡改、毁损公民个人信息。2.情节严重的。情节严重是指:一是只要该信息被用于实施犯罪活动,均可认定为情节严重;二是看是否严重危及公民个人的正常生活,或者给公民个人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或导致其他后果;三是在无法认定前两者的情况下,根据出售、提供或者获取信息的数量。

本文将对刑法第二十五条进行解读,重点关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界定与处罚。我们将介绍刑法第二十五条的基本内容,接着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最后探讨相应的法律后果。

一、刑法第二十五条的基本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主体:一般主体,即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客体: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即公民个人信息。

行为: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这里的行为包括直接向他人提供和间接向他人泄露两种方式。

目的:非法牟利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这里的非法牟利是指以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为手段获取经济利益。

情节严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达到一定数量或者造成严重后果。这里的情节严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数量较大、造成较大损失和造成特别严重后果。

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如赔偿被泄露信息者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界定与处罚,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和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和谐。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