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利息是指贷款金额的千分之一计算利息。例如,年息1厘是1%,月息1厘是0.1%,日息1厘是0.01%。而银行一般用年息按具体使用再换算成月息和日息 。
一、厘利息法律规定的概述
在金融领域,厘利息是指将利率以千分之一为单位进行表示的一种方式。在中国,厘利息的计算和使用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监管。本文将对厘利息的法律规定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一概念在法律领域的应用。
二、厘利息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借款合同应当明确约定利息的计算方式。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年利率百分之六十。借款合同中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利息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第六百八十一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未支付利息。”以及第六百八十二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支付利息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设定了上限和下限。其中,贷款利率上限为年化百分之三十六,贷款利率下限为年化百分之九。超过法定上限的,应视为违规行为。
三、厘利息的计算方法
厘利息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将年利率转换为厘利率:年利率除以一千,即可得到相应的厘利率。例如,年利率为百分之六的贷款合同,对应的厘利率为百分之零点六(6%/1000=0.006)。
计算利息金额:根据借款本金、借款期限和厘利率,可以计算出应付的利息金额。例如,借款本金为人民币十万元,借款期限为一年,厘利率为百分之零点六的情况下,应付利息金额为十万元×1×0.006=600元。
计算逾期利息:如果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支付利息,应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的计算方法与正常利息相同,即根据本金、期限和逾期天数计算出逾期利息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