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工资是指员工所得工资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相对于津贴、奖金、加班工资等其他工资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是根据员工所承担或完成的工作本身或者是员工所具备的完成工作的技能向员工的支付的稳定性报酬,是员工收入的主要部分,也是计算其他薪酬性收入的基础。
在劳动法中,基础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所享有的固定工资收入。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劳动权益,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最低工资标准。在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制定并发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基本工资。同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的条件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在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确保基础工资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资。同时,劳动者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如遇到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基础工资的情况,可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