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扣款的英文是 "cut payment",也可以说成 "withholding deduct"。
扣款,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一方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依法享有的请求其支付款项的权利。这种行为在法律上是受到严格规定和保护的。本文将探讨扣款的法律依据及执行过程。
扣款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如果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违约后的赔偿方式,那么扣款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一些法律法规也对扣款提供了支持,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扣款的执行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通知:当一方发现对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时,应及时通知对方,要求其改正并尽快履行义务。
调解: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选择通过调解解决争议。这通常需要第三方的介入,以帮助双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仲裁或诉讼:如果调解无效,任何一方都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或法院进行裁决。仲裁是一种更快速、更灵活的解决争议的方式,但其决定只有具有约束力的仲裁裁决书才有效。相比之下,法院判决则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
总结来说,扣款作为一种违约责任的形式,其合法性和执行流程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来进行。当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请求其支付款项,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