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告罪是指有告诉权的人的告诉为追诉条件的犯罪,或者指刑法明文规定需要被害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4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以下三类: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刑法上的亲告罪;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包括故意伤害轻伤、重婚案、遗弃案、妨害通信自由案、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案等等;3.公诉转自诉的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规定,亲告罪管辖机关是可以由公安机关进行管辖,也可以由被告人住所在的法院进行管辖,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依法的立案处理。亲告罪包括有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 。
引言
亲告罪概述
刑法中关于亲告罪的规定
亲告罪的五个主要类型
公诉罪与自诉罪的区别
结论
亲告罪是一种特殊的刑事责任形式,它涉及的是被告人的行为对社会公众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本文将详细阐述亲告罪的五个主要类型,以及刑法对于这种犯罪行为的规定。
我们来介绍一下什么是亲告罪。简单来说,亲告罪是指由被害人的近亲属(如父母、配偶等)或者其他有权向法院提起公诉的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行为。
在刑法中,对于亲告罪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追究他人的刑事责任。这种权利不仅包括被害人的近亲属,还包括其他有权提起公诉的人,比如检察院。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由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提起公诉。只有那些构成公诉罪的犯罪行为,才可以由被害人提起公诉。这些公诉罪通常涉及到重大的犯罪行为,比如严重的暴力犯罪、贪污贿赂等。
亲告罪主要有以下五个类型:诽谤罪、侮辱罪、故意伤害罪、虐待罪和侵占罪。每一种亲告罪都有其特定的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虽然被害人有权向法院提起公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必须由被害人提起公诉。在某些情况下,检察院也有权提起公诉。因此,理解和掌握亲告罪的法律规定,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