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2023年度申报纳税期限如下:1月、3月、7月、8月、11月申报纳税期限分别截至当月15日。 2月10日至17日放假8天,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2月23日。 4月4日至6日放假3天,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4月18日。 5月1日至5日放假5天,申报纳税期限顺延至5月22日。
纳税申报期是指纳税人按照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时间,向税务机关报告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时间段。在纳税申报期内,纳税人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完成纳税申报工作。本文将对纳税申报期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介绍。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应当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上一个月或者本季度的纳税申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自每个会计年度终了之日起四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应当在每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上一个月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二、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相关资料: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期内,应当提前准备好与纳税申报相关的各种证件、票据、账簿等资料,以便按时完成纳税申报工作。
确保申报数据的准确性:纳税人在填报纳税申报表时,应当确保所填报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如有错漏,应及时更正并重新报税。
遵守税收法规: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期内,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纳税申报,不得违规抵扣、漏报、少报等。
妥善保存纳税申报资料: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期内,应当妥善保存与纳税申报相关的各类凭证和资料,以备税务机关核查。
主动接受税务检查: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情况进行检查。纳税人应当主动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工作,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期内,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完成纳税申报工作。同时,纳税人还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未按照规定履行纳税申报义务而产生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