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规定,失联人士必须失踪满24小时警方才能进入调查或者立案 。但是如果有特殊紧急情况的,能够证明亲朋好友有可能遇到危险的可以立即报警,并不受到24小时立案的限制。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亲朋好友失联的情况。这时,很多人会想知道失联多久后可以报警。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失联报警的法律规定以及应对措施。
一、失联多久可以报警?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24小时,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24小时的,公安机关可以立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如果经公安机关侦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找不到犯罪嫌疑人的,应当撤销案件。
二、失联报警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24小时的,公安机关可以立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人,应当给予保护。”
三、应对失联的措施
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当发现亲朋好友失联时,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以便公安机关尽快展开调查。
寻求社会帮助: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寻人启事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求助,扩大寻找范围。
注意保留证据:在寻找过程中,应注意保留与失联者相关的证据,如短信、通话记录、监控视频等,以便在后续调查中作为证据使用。
保持与警方沟通:在等待警方调查的过程中,应保持与警方的沟通,了解案件进展情况,积极配合警方工作。
失联多久可以报警取决于失踪的时间。在我国,公民下落不明满24小时时,公安机关可以立为刑事案件进行调查。遇到失联情况时,我们应积极配合警方工作,寻求社会帮助,共同寻找失联者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