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年龄界定与权益保障(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是多少岁)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2-11 12:22: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是指年满18周岁以下的人。但是,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是不同的。例如,6岁前为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6岁以后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本文将从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年龄界定以及权益保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

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中。这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权益,包括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同时,针对未成年人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家庭暴力、校园欺凌、网络沉迷等,我国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年龄界定

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年龄界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而《刑法》第十七条则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如该人不满十八周岁,依法应当给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三、权益保障

生存权和发展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免费义务教育、扶贫政策等,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受保护权: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等合法权益。对于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民事责任。

参与权:我国鼓励未成年人参与社会事务,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例如,我国实行少年先锋队制度,让青少年在学习、劳动、文体活动等方面发挥优势,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体系日益完善,旨在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有序的成长环境。我们应当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