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未满十八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而十八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
所以,儿童改名字的次数最多仅限于一次。
在中国,公民享有改名字的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有权依法改变自己的姓名,但并非无限次。本文将对改名字的次数进行法律解读,帮助您了解这一权利在实际操作中的限制。
一、改名字的次数
未成年公民:未满18周岁的公民,如需改名字,应当由法定监护人陪同,提交书面申请。如果申请理由充分,人民法院可以准予改名。但是,对于已经在公安机关户口登记机关办理了姓名变更手续的,不得再提出改名申请。
已成年公民:已满18周岁的公民,如需改名字,应当向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户口登记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公安机关户口登记机关在接到申请后,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审查。如果申请理由充分,可以批准改名。但是,对于已经在公安机关户口登记机关办理了姓名变更手续的,不得再提出改名申请。
二、法律规定的限制
尊重传统文化:虽然公民有改名字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家族观念。因此,在选择新名字时,应当避免使用不雅、低俗或者与他人重复的名字。
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公民在改名字时,不得使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名字,如涉及政治敏感词汇、恶意攻击他人等。同时,不得使用容易引起社会不良影响的字眼。
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在改名字时,应当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使用与他人的姓名相同或者相近的名字,以免给他人造成困扰或者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肖像权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享有改名字的权利,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守一定的次数限制,并尊重相关法律法规。在办理改名字的手续时,建议您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以确保合法合规地完成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