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二)驾驶机动车时,超过最高准驾车型的;(三)驾驶机动车时,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因此,超速50%以上罚款200元—2000元,可以并处吊销驾驶证。
在驾驶过程中,超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不仅可能导致交通事故,还可能因此导致驾照被吊销。那么,根据法律规定,超速多少会吊销驾照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关于超速和驾照吊销的法律规定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该法规定了各种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其中包括超速行为。具体来说,《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那么,这里的“情节严重”具体是指什么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年内发生两次以上超速行驶行为;
一次行驶中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
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情节严重的;
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
驾驶机动车在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逆行或者穿越中央隔离设施的;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如果驾驶员在一年内发生两次以上超速行驶行为,或者一次行驶中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就可能会被吊销驾照。当然,具体的处罚情况还会根据事故的性质、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综合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法律对超速行为的处罚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交警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因此,作为驾驶员,我们应当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确保行车安全,避免因超速等违法行为而导致驾照被吊销的风险。同时,如果不慎触犯了相关法律条款,应当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处理,争取宽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