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非全日制合同的法律责任与争议解决(非全日制合同的法律责任与争议解决方案)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1-14 05:33: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的用工形式。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报酬:(一)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二)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七十;(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六十;(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五十。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产生的纠纷,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督部门投诉,也可以申请 劳动仲裁 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非全日制合同的概念及特点

非全日制合同:非全日制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劳动者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约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质量完成劳动任务,但其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和工作质量均不受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等最低限度规定的合同。

非全日制合同的特点:非全日制合同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多样性等特点,适用于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多样化的情况。

二、非全日制合同的法律责任

用人单位的责任

(1)支付工资:非全日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的工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

(2)保险:非全日制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劳动者的责任

(1)提供劳动:非全日制劳动者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和质量完成劳动任务。

(2)遵守规章制度:非全日制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三、非全日制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

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合同争议。

调解: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仲裁: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诉讼: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