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公章刻制的法律规定与程序(公章刻制的法律规定与程序的区别)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01-06 19:11: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公章刻制的法律规定和程序是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印章的规定》(国发〔1993〕21号),对于规范和加强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的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具体来说,单位或者机构需要刻制专门用于公务事项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财务人员等有关人员印章(包括签名章)的,凭居民身份证和单位证明函到公章刻制经营单位刻制。 公章刻制经营单位应当对刻章的有关材料登记造册备查。 单位或者机构应当对前款规定的有关人员印章加强规范管理,有关人员调离岗位时应当予以收缴。 重新刻制的公章应当与原公章有明显的区别。

公章是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法人单位的重要法定证照,具有证明主体资格、行使职权、代表单位意志等功能。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章的刻制应当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要求,以确保公章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本文将对公章刻制的法律规定与程序进行简要介绍。

一、公章刻制的主体资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印章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公章刻制应当由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办理。未经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刻制、使用公章。

二、公章刻制的条件和材料

法人单位应当具备设立的基本条件,如依法登记、设立了必要的组织结构等。

法人单位应当具备刻制公章的资金能力,可以自行承担刻制费用,也可以向银行申请开立印鉴费存款专户。

法人单位应当准备以下材料:(1)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2)授权委托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明;(3)营业执照复印件;(4)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材料。

三、公章刻制的程序

法人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提出刻制公章的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公安机关审核通过后,告知法人单位领取公章的时间和地点。领取公章时,法人单位需携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原件及相关材料。

法人单位在领取公章后,应当妥善保管,并按照规定使用。如有遗失、被盗等情况,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补领手续。

四、公章刻制的变更和注销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原刻制公章的公安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法人单位解散、撤销或者破产的,应当自决定作出之日起30日内向原刻制公章的公安机关申请注销登记。

公章刻制是一项重要的法律事务,法人单位在进行公章刻制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公章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同时,法人单位还应当加强对公章的使用和管理,防止滥用和盗用现象的发生。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