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抽逃出资罪的量刑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犯罪行为严重,情节恶劣,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抽逃出资罪的定义与含义
抽逃出资罪是指公司股东在公司成立后,在法定期限内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额或者抽回已缴纳的出资额,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构成抽逃出资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抽逃出资罪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出资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纳出资额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抽逃出资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主体:公司股东。
客体:公司的财产权益。
目的:抽逃出资。
结果: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
时间:在公司成立后,在法定期限内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额或者抽回已缴纳的出资额。
四、抽逃出资罪的刑事责任承担
公司股东因抽逃出资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司股东因抽逃出资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五、抽逃出资罪的相关案例分析
某公司在成立后,股东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额,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营。法院认定该股东犯有抽逃出资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某公司股东在公司设立后,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额,但已经将所欠出资额补足。法院认为该股东尚未构成抽逃出资罪,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