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个税扣除数:法律规定的免税额与减除费用(个税扣除数:法律规定的免税额与减除费用比例)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2-14 08:33: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个税扣除数是指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减除的费用和支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收入额-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其中,减除费用包括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和3项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

在我国,个人所得税是按照累进税率制度计算的。在这种制度下,纳税人需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来判断适用哪个级别的税率。为了帮助纳税人合理减轻税收负担,我国法律规定了一系列的扣除数,包括免税额和减除费用。本文将对这些扣除数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来了解一下免税额。免税额是指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在纳税所得额中先扣除的部分。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每个人的免税额为每月5000元人民币(含5000元)。也就是说,每个月从工资、薪金中扣除5000元后,剩下的部分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注意的是,免税额是指每个月的免税额,而不是全年的免税额。因此,纳税人每年需要在12个月内累计享受12万元的免税额。

我们来了解一下减除费用。减除费用是指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可以在纳税所得额中先扣除的部分。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每个人的减除费用为每月800元人民币(含800元)。也就是说,每个月从工资、薪金中扣除800元后,剩下的部分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注意的是,减除费用是指每个月的减除费用,而不是全年的减除费用。因此,纳税人每年需要在12个月内累计享受9600元的减除费用。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额和减除费用是为了帮助纳税人合理减轻税收负担。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需要了解这些扣除数的具体规定,以便正确申报个人所得税。同时,税务部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这些扣除数进行调整,以确保税收政策的公平和合理。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