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因此,诈骗金额达到2千元即构成立案追诉的标准。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各国对于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那么,诈骗金额达到多少才能立案呢?本文将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法律规定
中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德国刑法
德国刑法第279条规定:“以欺诈手段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即使未达到法定最低限额,也可予以追究。”
美国联邦刑法
美国联邦刑法第184年第7条(Kidnapping)规定:“盗窃他人身体或绑架他人用于勒索财物的,处3至20年不等的监禁。”
二、实际操作
在中国,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才能立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溯标准的规定(试行),诈骗犯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00元以上的;
(2)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万元以上的;
(3)诈骗公私财物价值20万元以上的。
在德国,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才能立案。根据德国刑法的规定,诈骗金额未达到法定最低限额时,也可以予以追究。具体数额可能因地区而异,通常在100欧元以上。
在美国,诈骗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才能立案。根据美国联邦刑法的规定,盗窃他人身体或绑架他人用于勒索财物的,无论金额多少,均可追究刑事责任。
各国对于诈骗金额的立案标准有所不同。在中国,诈骗金额达到5000元、5万元或20万元以上才能立案;在德国,诈骗金额达到100欧元以上即可追究;在美国,诈骗金额未达到法定最低限额时也可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公众应当提高警惕,防范诈骗行为,如遇诈骗嫌疑,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