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指出,诸多因素对其造成阻碍,比如家庭、财产方面的纠纷都是造成老年人再婚难的重要因素。作者从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思想认识、提倡老年人再婚前实行财产公证、突破婚姻法中单一的婚姻形式为老年人再婚提供多种灵活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
- 另一篇来自《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年第30卷第10期的论文,试图从老年人再婚的角度,对老年人再婚问题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文章指出,不同的文化圈都会对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些人认为成为祖父祖母是进入了老年,有些人则认为退休时才是真正的“老”。因此,在分析老年人再婚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老年人再婚这一社会问题的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再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老年人再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本文将为您解析老年人再婚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一、离婚后再婚的手续办理
离婚证书的办理:离婚后,双方应当携带相关证件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领取离婚证。
再婚登记:离婚后的双方在法定期限内(通常为3个月)可以再次结婚,需携带离婚证、户口本等证件到民政局办理再婚登记手续。
二、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
财产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时应当协商处理财产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再婚时,原夫妻共同财产需要重新分割,由双方协商或者依法判决。
子女抚养:再婚后,原有子女与新配偶之间形成新的继父母子女关系。对于原有子女的抚养问题,应当由双方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赡养义务和遗产继承问题
赡养义务:再婚后,原夫妻之间的赡养义务不变,新配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赡养责任。
遗产继承:在再婚前已经去世的配偶一方所拥有的遗产,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分配。如果再婚后另一方死亡,其遗产也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配。
四、保险和住房等问题
保险问题:在再婚前购买的人寿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险产品,如果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则一般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在离婚后再婚时购买的,则一般不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住房问题:如果再婚后购买了新房或者对现有住房进行了改造扩建等投资行为,这些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可能被视为夫妻共同债务。同时,如果一方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嘱或者遗嘱无效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