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受贿罪的主体及相关法律规定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2-10 04:55: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上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受贿罪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国家工作人员:指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担任公务的人员。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民团体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等。

非国家工作人员:指除国家工作人员之外的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如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团体成员等。

其他依法担任公职的人员:指依据法律、法规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担任一定职务或者职责的人员。如村委会主任、社区工作者等。

受贿罪的主体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具备职务便利:即因行使职务上的权力或者地位而具有的可以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条件。

索取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受贿行为主要包括索取和非法收受两种形式。索取是指主动要求他人给予财物;非法收受是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人为己谋取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物质利益,也可以是精神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对于非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依法担任公职的人员贪污贿赂行为的处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