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贪污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贪污犯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一、贪污犯的刑事责任
贪污犯的定义:贪污犯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挪用、私分、私占公共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
贪污犯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2条规定,贪污罪的基本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贪污犯的法律制裁
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在接到报案或者发现线索后,应当立即展开侦查工作,查明事实,收集证据。对于涉嫌贪污的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
审查起诉阶段:侦查终结后,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给检察院。检察院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认为证据确凿、犯罪事实清楚的,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
审判阶段:法院审理贪污犯罪案件,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依法作出判决。对于被判有罪的贪污犯,依照法定程序执行刑罚。
上诉和抗诉:被告人或者其辩护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检察院认为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的,可以向上级检察院提出抗诉。
申诉复查: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被告人或者其家属、辩护人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法院或者上级法院申请申诉复查。
通过以上法律程序,我国对贪污犯实现了严密的打击和制裁,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我国还积极推进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