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申请劳动仲裁:程序(申请劳动仲裁的顺序)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2-06 09:44:02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申请劳动仲裁的顺序如下:

1. 当事人申请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先决条件和必经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该案件。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接收仲裁庭的消息。

3. 仲裁庭审理前应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要及时仲裁。

一、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或调解无法达成一致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程序。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有效途径,其目的是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快速、公正地解决纠纷,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申请劳动仲裁的基本条件

主体资格:申请人应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

争议事项: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范围,如工资支付、工时安排、劳动合同订立等。

自愿原则: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均同意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申请期限: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逾期未申请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按当事人的申请或诉讼时效处理。

三、申请劳动仲裁的程序

提交申请材料:申请人应提交书面申请书,列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争议事实和请求、证据等内容。同时,申请人还需附上与争议相关的证据材料。

受理与通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将在5日内作出受理决定,并通知申请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将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原因。

开庭审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后,将指定合适的日期组织开庭审理。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有权陈述事实、提供证据、质证和辩论。

作出裁决:庭审结束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裁决。裁决书将在法定期限内送达双方当事人。

四、申请人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过程中,享有以下权利:要求公开审理、提供证据、质证和辩论、申请延期审理等。

义务: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义务:诚实陈述事实、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遵守仲裁程序等。

五、被申请人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被申请人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有权提供证据、质证和辩论,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义务:被申请人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应当遵守以下义务:如实陈述事实、提供与争议有关的证据、遵守仲裁程序等。

通过了解申请劳动仲裁的基本条件、程序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有助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发生劳动争议时,能够依法解决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