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证驾驶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的,处15日拘留,并处200元罚款。
如果无证驾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所驾驶机动车的交强险和商业险均会拒赔,所有应承担的损失全部由驾驶人本人承担。即使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最后也有权向驾驶人追偿。
随着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汽车来满足出行需求。然而,在拥有驾照之前就驾车上路的行为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即所谓的“无证驾驶”。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交通法规,还可能给驾驶员本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将重点介绍无证驾驶的法律后果及其应对措施。
一、无证驾驶的法律后果
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无证驾驶将被处以相应的罚款。具体数额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通常在200元至2000元之间。
扣分:无证驾驶者在被查获后,将按照规定扣除相应的驾驶积分。累计扣分达到12分的驾驶员将被吊销驾驶证,并在处理后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驾照吊销:对于严重违法无证驾驶的行为,交管部门将依法吊销驾驶证,驾驶员在处理后两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驾驶员还将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无证驾驶者在交通事故中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应对措施
增强法律意识:驾驶员应当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切勿在没有取得驾照的情况下驾驶汽车。
提前办理驾照:驾驶员在购买汽车前,应当提前办理好相应的驾驶证,确保合法上路行驶。
避免无证驾驶: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应当随身携带身份证明和驾驶证,以便在被查获时能够及时出示。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驾驶员可以通过参加交通安全培训课程、阅读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素质。
无证驾驶不仅会给驾驶员本人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还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广大驾驶员应当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确保道路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