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留山是按政策规定和农户经营能力,将荒山划给各农户的一种经营方式。山权归国家或集体,林权归农户个人,贯彻谁造谁有、允许继承、可以折价转让的政策。划分自留山以村 (组) 现有农户和每户人口及荒山的多少为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为了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利益的需要,确需征收、征用林地、林木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一、自留山的概念及特点
自留山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集体土地上开垦、经营的山地。自留山具有以下特点: 自留山的使用权属于集体,个人不得擅自占用; 自留山的经营权可以由个人或者家庭承包经营; 自留山的收益分配主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也可以实行其他分配方式。
二、自留山法律问题概述
自留山在实际操作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包括: 自留山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自留山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纠纷; 自留山的环境保护问题; 自留山的税收政策问题等。
三、自留山法律问题解析
自留山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自留山。因此,自留山的所有权应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土地流转、家庭承包等,可能导致自留山的所有权发生争议。此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妥善解决争议。
自留山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纠纷
自留山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纠纷主要表现为: 个人或家庭未经许可擅自占用自留山; 自留山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发生混淆等。针对这些问题,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自留山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加强执法监管,防止纠纷发生。
自留山的环境保护问题
自留山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防止自留山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自留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标准; 对于违反环境保护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等。
自留山的税收政策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缴纳税款。因此,自留山的经营者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如实报告收入、纳税等。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对自留山税收政策的宣传和指导,确保税制公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