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产遗嘱继承的概念及法律依据
房产遗嘱继承:指在生前通过遗嘱方式将个人名下的房产指定给继承人的法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公民有权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包括制定遗嘱处分财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二、房产遗嘱继承的法律程序
遗嘱的订立:遗嘱人应当亲自书写遗嘱,签名或者盖章。如有代理人的,应当出具代理人身份证明和授权委托书。
遗嘱的保存:遗嘱应当由遗嘱人亲自保存或者委托他人保管。遗嘱不得设立副本或者变更副本。
遗嘱的执行:遗嘱生效后,执行人应当按照遗嘱的内容执行。如有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房产遗嘱继承的注意事项
遗嘱的形式要合法:遗嘱应当符合法定形式,不能采用非法手段制作或者修改。
遗嘱的内容要明确:遗嘱应当写明遗产的具体名称、地点、数量等信息,以及指定的继承人和受赠人。
遗嘱的效力受到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不得处分属于国家、集体所有或者无人继承又无人受赠的财产;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遗嘱的变更和撤销:遗嘱人在立有有效遗嘱之后,可以随时变更或者撤销;但是,涉及不动产的变更或者撤销需要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通过遗嘱指定房产继承人的过程。 民法典对于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如下:
1. 遗嘱应当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
2. 遗嘱应当明确指定被继承人的遗产分配方案。
3. 遗嘱应当指定一个或者多个第一顺序继承人。
4. 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
5. 遗嘱应当指定一个或者多个第二顺序继承人。
6. 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