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2019修订) 》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我国依法设立的公司均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关于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规定。
在实践中,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法定代表人同时在其他公司任职,可能会被认定为“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日益密切。在这种背景下,关联方交易成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关联方交易是指企业与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企业以及其他对企业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交易行为。然而,关联方交易可能引发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等不公平竞争现象,因此,各国政府都对关联方交易进行了严格的法律规定和合规要求。
一、关联方交易的法律规定
中国的《公司法》对关联方交易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公司不得与本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附属企业进行不正当的利益输送。同时,公司还应当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与关联方的交易事项。
在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中,中国证监会对关联方交易也有相应的规定。根据《证券法》第六十三条,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地位或者关系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或者操纵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还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披露关联方交易信息。
在国际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对关联方交易进行了法律规定。例如,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企业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防止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不正当的利益输送。欧盟则在《反垄断法》中明确禁止企业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市场价格。
二、关联方交易的合规要求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关联方交易的合规性。这包括对关联方的识别、评估和管理,以及对关联方交易的审批、执行和监督。
定期披露关联方交易信息: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向投资者披露关联方交易信息,以提高透明度,减少市场不确定性。
加强审计监督:企业应当聘请独立审计机构对其关联方交易进行审计,确保交易的合规性和合法性。同时,审计机构还应当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强化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关联方交易法律法规的企业,政府部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措施。
关联方交易作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确保关联方交易的合规性,同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