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侮辱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侮辱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法律规定最新)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08-05 09:11: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一、侮辱罪的定义

侮辱罪是指以言语、文字、行为等方式,公然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在中国刑法中,侮辱罪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进行界定。

二、侮辱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侮辱罪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主体: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客体:他人的名誉权。

行为方式:以言语、文字、行为等方式,公然贬低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

损害后果:造成被害人精神痛苦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后果,但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三、侮辱罪的法律规定

侮辱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可以处以拘役、罚金或者警告。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除非受害人自愿接受道歉或者恢复名誉,否则不得强迫受害人接受道歉或者恢复名誉。

对于诽谤、诋毁他人名誉的行为,除了侮辱罪之外,还可能构成诽谤罪、诋毁罪等其他犯罪。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和证据来判断。

侮辱罪是一种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犯罪行为,应受到法律的严格制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尊重他人,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规定,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亲告罪,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网络诽谤犯罪是指以网络为媒介,故意捏造事实,虚构人物或者事物,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网络诽谤犯罪应当以侵犯名誉权为目的,且应当具有社会影响性。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