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工资的构成包括标准工资和辅助工资(非标准工资)这两大部分。标准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基础薪酬;辅助工资是指除标准工资以外的其他各项津贴、补贴、奖金等。
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是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报酬。其法律规定主要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一、基本工资的构成
劳动者本人每月应得的工资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收入。主要包括加班工资、高温津贴、低温津贴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劳动者按国家规定享受的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休假期间的生活补助费。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纳入基本工资范围的收入。
二、基本工资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基本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工资约定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的基本工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规定》明确了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和调整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其中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纳入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住房公积金,作为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共同的住房储金。
基本工资不仅包括劳动者本人每月应得的工资报酬,还包括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纳入基本工资范围的收入。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合法合规地支付劳动者基本工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