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价争议问题案例有很多,这里我列举一些:
1. 工程完工后,乙方依据后来变化的施工图做了结算,结算采用清单计价方式,结算价是1200万元,另外还有200万元的洽商变更(此工程未办理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报告,不少材料和作法变更也无签字)。咨询公司在对此工程审计时依据乙方结算报价与合同价格不符,且结算的综合单价和作法与投标也不尽一致,另外施工图与投标时图纸变化很大,已经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条件了。因此决定以定额计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审计,将结算施工图全部重算,措施费用也重新计算。得出的审定价格大大低于乙方的结算价。而乙方以有清单中标价为由,坚持以清单方式结算,不同意调整综合单价费用和措施费。双方争执不下,谈判陷入僵局。
2. 关于模板工程计价争议案例。
3. 固定价合同中,关于工程造价的3个争议问题。
在建筑工程、招标过程以及合同履行过程中,造价问题时常成为引发法律纠纷的焦点。造价问题涉及到工程预算、成本控制、合同价款等方面,一旦出现纠纷,可能会对双方的权益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了解造价法律纠纷的特点及应对策略,对于预防和解决这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造价法律纠纷的特点
涉及专业性强:造价问题涉及到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和判断难度较大。
影响重大:造价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和产出效益,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解决难度大:造价问题的解决需要充分调查取证、论证分析,同时要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解决难度较大。
二、应对造价法律纠纷的策略
加强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招标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加强对合同履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做好成本控制: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安排资源,严格控制成本,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预算进行。对于可能出现的超支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建立争议解决机制:在合同签订前,双方应明确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和程序,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要加强与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争议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当事人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在发现问题时,要积极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依法维权。
造价法律纠纷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应对策略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做好成本控制、建立争议解决机制和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等措施,有望降低造价法律纠纷的发生率,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