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抵房”是指开发商为了给工程方抵扣工程款的一种方式,即工程抵账房。工程方需要的不是房子而是资金,因此在拿到抵押的房子后,往往会选择打折降价快速销售以回笼资金。
这种方式的出现,就在于当前房市销售遇冷,房企新开发楼盘需要支付相应资金给工程方,但又无法从销售端获取足额回笼资金,因此只能采取这种变通方式。 工程方拿到这些“工抵房”后,以低于市面价格对外兜售,从而吸引购房者。
购买“工抵房”存在诸多风险,购房者在购买前务必谨慎考虑。
一、工抵房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工抵房,即工程抵款房,是指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由于工程款未按时支付,开发商将已建好的房屋作为抵押物向施工方支付欠款的一种方式。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工抵房现象逐渐增多,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工抵房的法律规定进行解读,并探讨在实务操作中如何保障相关当事人的权益。
二、工抵房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开发商与施工方之间就工抵房达成的书面协议,应当遵循公平、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确保各方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该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相关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或者违反规划建设。对于违法建设的工抵房,政府部门有权依法予以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物权法明确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可以依法对其不动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利。对于以房屋为抵押物的工抵房,抵押权人(通常为开发商)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履行还款义务,否则抵押权人丧失房屋所有权。同时,购房者应确保所购房屋符合法定条件,避免因工抵房导致的法律风险。
三、工抵房的实务操作及权益保障
签订详细的书面协议
购房者与开发商在签订工抵房合同时,应确保协议内容详尽、明确,包括房屋数量、面积、价格、付款方式、还款期限等关键信息。同时,双方还应注意保留签订合同的相关证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依据。
注意房屋权属证明及相关手续
购房者在购买工抵房时,应仔细核对房屋的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相关证明文件,确保其合法有效。如有必要,可聘请专业律师协助审查。购房者还应注意保存购房发票、交付凭证等重要文件,以备不时之需。
及时维权
若发现开发商未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或存在其他违法行为,购房者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在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