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行贿与受贿的概念
行贿是指向公职人员提供财物或其他利益,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受贿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是违反我国刑法的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行贿与受贿的法律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贿和受贿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具体包括:
行贿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行贿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能被判处没收财产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受贿者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受贿数额的大小和情节的严重程度,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等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可能被判处没收财产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对于行贿和受贿双方的单位,如果明知员工从事行贿或受贿行为而未予制止,也将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单位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面临罚款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三、相关法律规定
为了打击行贿和受贿行为,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详细规定了行贿、受贿的犯罪构成及其法律后果,明确了对行贿、受贿行为的严厉打击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该法规定了监察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对于涉嫌行贿、受贿的公职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和惩治职务犯罪法》:该法旨在加强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惩治,对于行贿、受贿等职务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
行贿与受贿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我国法律对此进行了严厉的规定和制裁。公职人员和相关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抵制行贿、受贿行为,共同维护国家法治和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