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工资总额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工资总额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是什么)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0-17 21:33: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工资总额是指企业为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而确定的一定数额的工资,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一部分。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国发〔2018〕16号)和《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第39号),对工资总额预算实行核准制管理还是备案制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在新一轮薪酬改革中,企业要建立工资总额与企业效益的同向联动机制,强调工资总额增长是企业自己“挣出来”的,这对于发挥国企员工积极性、提高国企经济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劳动关系中,工资总额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法律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加班费、个税和社保等方面对工资总额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解决方案。

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支付制度,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明确,工资总额是指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总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最低工资规定》明确了最低工资的标准和调整机制。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二、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后,可以降低一定比例支付劳动者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

三、加班费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加班费标准支付加班费。加班费的计算方法为: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日工资基数×300%,休息日加班费=日工资基数×200%,平时加班费=日工资基数×150%。

用人单位未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加班费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四、个税和社保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代扣代缴劳动者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代扣代缴的,劳动者可以向税务机关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足欠款。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足欠款。同时,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

在劳动关系中,工资总额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依法代扣代缴劳动者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在遇到工资总额问题时,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