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审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办法》的规定,海关应当遵循客观、公平、统一的估价原则,依据本办法审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但是,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企业可能会虚报价格以获取更多的退税,而海关在审查时可能会发现这些虚报的价格与实际情况不符。
一、海关完税价格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二十五条规定,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单上的货物价格应当是该货物的完税价格。完税价格是指进出口货物经过海关审查确定的,包括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在内的总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条例》第十二条规定,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应当按照该货物的成交价格和关税税率计算。成交价格是指进口合同中约定的价格或者根据市场价格确定的实际支付价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应税消费品的计税价格由生产者销售时的价格确定。生产者销售时的价格,是指生产者实际向消费者出售应税消费品的价格。
二、海关完税价格的实际操作
申报时的完税价格确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确保报关单上的货物价格与实际交易价格一致。如有不同,应及时向海关解释说明。
海关审查:海关对申报的货物价格进行审查,如发现异常情况,将要求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企业在提供证明材料时,应如实说明情况,以便海关正确处理。
完税价格调整:如海关审查后认为企业的申报价格有误,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对企业的完税价格进行调整。企业应按照海关的要求及时补正申报,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完税价格争议解决:如企业与海关在完税价格问题上存在争议,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解决。企业应当依法维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海关完税价格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在进行进出口业务时,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填报报关单,确保报关单上的货物价格真实、准确。同时,企业还应密切关注海关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以便及时调整自身业务策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