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压工资合法性探讨(压工资合法吗 新闻)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4-10-14 05:44: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和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因此,压工资是违法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其中,关于工资支付的问题,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那么,企业是否可以合法地压低员工工资呢?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压工资。压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未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单方面降低劳动者工资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劳动合同期内,或者在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拒绝按照原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根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双方在劳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同岗位、同工种、同等工作量的劳动者的正常工资支付。因此,用人单位擅自压低员工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可能会采取压工资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对于这种情况,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向用人单位提出异议。劳动者在发现工资被克扣时,应当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表示自己对克扣工资的行为不满,并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工资。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用人单位仍然拒绝改正克扣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还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用人单位支付被克扣的工资及相应的赔偿金。

用人单位擅自压低员工工资的行为是违法的,劳动者应当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劳动环境。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