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2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于2021年2月1日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五条明确了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条件。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或者已经离婚;
- 双方因感情不和而协议解除婚姻关系;
- 一方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
- 一方重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生活。
在中国,彩礼被视为新婚夫妇之间的一种礼仪。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种传统习俗是否合法。那么,根据中国的婚姻法,收取彩礼是否犯法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彩礼的法律定义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彩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彩礼是男方在结婚前向女方及其家庭赠送的财物。这些财物可以包括金钱、物品或者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赠送”并非购买,而是自愿行为。
二、彩礼的法律地位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婚姻法是处理婚姻关系相关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虽然婚姻法中没有明确提到彩礼,但从其表述和精神来看,彩礼应当被视为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一种财产权益。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收取彩礼并不违法。
三、彩礼的法律限制
尽管彩礼本身不违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以结婚为由索要彩礼。这意味着男方或女方不能要求对方支付过高的彩礼,以达到不正当获利的目的。
不得以买卖形式进行交易。换句话说,彩礼不能被当作商品进行市场化交易。这是为了防止通过买卖彩礼谋取不当利益的行为发生。
不得侵犯妇女权益。在收取彩礼的过程中,如遇到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如强迫赠与、恶意索要等),则属于违法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