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首页
 
热搜

儿童行为管理与法律责任(儿童行为管理八步法)

播报文章

life

发布时间: 2025-11-23 11:44:01life官方账号
关注
当前位置: 法律 » 案例 » 正文

儿童行为管理八步法是由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Russell A. Barkley建立的,以此建立的父母培训方案在北美和其他地区广泛应用,并在欧洲和我国ADHD指南中都放在多动症治疗的显著位置予以介绍。这套方案的8个步骤的要点如下:

1. 对孩子的正确关注方式。帮助父母了解他们过去对孩子的关注很多是负性关注;训练父母学习正确的关注,约定在“特殊时间”里关注孩子的良好行为,不理睬问题行为。

2. 用表扬获得和平与合作。教家长学习利用肯定,赞赏和表扬对孩子的服从和合作做出反应;学习增加孩子服从性和发指令的技巧。

3. 当表扬亦无效时,使用奖励。在表扬的基础上,教家长使用奖励和激励方法。使孩子遵守命令、规则。1用扑克牌作为代币建立奖励方案;2对大年龄的孩子建立奖励分系统。

4. 使用温和的惩罚。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教家长使用温和的惩罚方法。1使用自然后果;2使用非物质性惩罚;3使用口头警告;4使用书面警告;5使用暂停某些活动 。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管理。在法律层面上,针对儿童行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本文将从儿童行为管理的法律责任方面进行探讨。

一、监护人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监护人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应当关注其身心健康,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虐待罪

虐待罪是指对未成年人实施暴力、恐吓、禁闭等行为,侵犯其人身权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罪的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虐待未成年人的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疏忽罪

疏忽罪是指监护人没有尽到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受到损害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规定,疏忽罪的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疏忽未成年人的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教育不当罪

教育不当罪是指监护人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导致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损害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教育不当罪的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教育不当未成年人的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儿童行为管理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法律责任的界定和承担是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手段。监护人应当严格履行监护职责,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儿童行为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