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押式报价回购是一种融资方式,是指证券公司将符合条件的自有资产作为质押券,以质押券折算后的标准券总额为融资额度,向其指定交易客户以证券公司报价的方式融入资金。
一、引言
质押式报价回购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已经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对质押式报价回购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业务提供法律依据。
二、质押式报价回购概述
什么是质押式报价回购
质押式报价回购是指在金融市场上,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点,以约定价格将某种金融资产卖给另一方,并将该金融资产作为抵押品的一种交易方式。
质押式报价回购的主要特点
(1)交易双方可以自由选择质押资产和回购期限;
(2)交易双方可以自由约定回购价格;
(3)回购期间,质押资产的所有权仍归原持有人所有;
(4)回购期满后,买方按约定价格购买质押资产。
三、质押式报价回购的法律问题分析
合同法层面的问题
(1)合同的订立和效力问题;
(2)合同的履行问题;
(3)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问题;
(4)违约责任问题。
担保法层面的问题
(1)质押资产的确定问题;
(2)质押权的设定和行使问题;
(3)质押权实现的方式问题。
物权法层面的问题
(1)质押资产的担保物权问题;
(2)质押资产的处分问题;
(3)质押资产的追偿问题。
金融法层面的问题
(1)质押式报价回购的合法性问题;
(2)质押式报价回购的风险管理问题;
(3)质押式报价回购的监管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见,质押式报价回购在法律层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市场行为。
建议
(1)完善合同法规定,明确质押式报价回购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约束条件;
(2)明确担保法规定,规范质押权的设定和行使;
(3)明确物权法规定,确保质押资产的担保物权有效设立和行使;
(4)加强金融法监管,规范质押式报价回购市场行为。



